园景人
首页
资讯
景观干货
招聘
景观案例
园匠杯
网址导航

冯纪忠与方塔园:中国建筑先驱的晚年杰作

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

 图片
熟悉上海的朋友应该听说过,上海有五大古典园林:豫园、嘉定秋霞圃、南翔古猗园、青浦曲水园、松江醉白池。

除此之外,在醉白池不远处,还有一座“与古为新”的特殊园林,它的整体设计手法深受现代设计影响,但同时带着一种隐隐约约的中国传统美学意境,二者结合相当完美。

它就是方塔园。

图片

△上海《新民晚报》关于松江方塔园的报道。


方塔园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唐宋时期松江府中心,有着县衙、城隍庙、兴圣教寺等一系列建筑,唐代市河在这里横穿而过。

历经千百年岁月变迁,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绝大多数古建筑早已消失,只有一座建造于北宋元祐年间的唐代风格方塔和旁边的明代照壁残存。

1978年,上海政府决定以方塔和照壁为中心,设计建造一座现代公园。

而负责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的设计师,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冯纪忠教授。

图片
△冯纪忠(1915——2009)

冯纪忠出生于1915年,读小学的时候跟梁思成一家住在北京胡同的同一个院子里。

1934年,冯纪忠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跟贝聿铭成了同班同学。

再后来,他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学习建筑,回国之后在同济大学任教,并于1952年创立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当时全世界只有四座大学开设了这个专业)。

图片
△冯纪忠家庭照。(金石声 摄)

冯纪忠虽然跟贝聿铭是同学,但两人命运相差极大:

贝聿铭一生如鱼得水,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但冯纪忠却长期遭受干扰,一生作品寥寥。

作为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接到上海政府的设计任务时,冯纪忠意识到这很可能是自己一生之中最后一项重要设计作品,于是倾注了大量心血。

图片
△冯纪忠(右)与贝聿铭(中)、陈从周(左)在一起。

当时,冯纪忠接到的设计要求是:只要是现代风格就行,只要能容纳下一定数量游客就行。

但他却有着自己的雄心,准备把方塔园设计成一座具有宋代文人园林精神的现代园林。

为了营造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氛围,冯纪忠决定通过大水面、大草坪、植物栽植等多种现代景观设计新手法,来传达千年前的宋代精神。

比如,他在园中一座假山都没有设计,却用花岗岩建造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堑道。

走在斗折蛇行的堑道之中,仿佛漫步于历史隧道之中,在静谧幽深的氛围中满怀期待向前,直到在堑道尽头豁然开朗,踏入方塔广场,与天妃宫和方塔相遇。

图片
△方塔园内的堑道。

整条堑道的风景,与宋代王安石的《天童道上》意境暗合——

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
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而大开大合的空间设计,正是古代文人“旷奥之理”风景理论的视觉体现。

此外,冯纪忠要求整个园区的硬质铺装一律采用石头,不允许出现水泥地;园中所有植物都不进行人工造型,全部自由生长。

他甚至还打算在草坪上放养一群梅花鹿,来体现松江“茸城”“十鹿九回头”的悠久历史文脉……

图片
△方塔园规划图。

作为园中的视觉中心,方塔也得到了精心修复和设计。

建园时,方塔的第一层已被泥土掩埋,冯纪忠带人将其挖开,然后将整个地面下挖,又在东侧和南侧建造了白色的折角围墙。

这样一来,游客就可以站在围墙边,以最舒服的视觉角度仰望方塔。

图片
△俯瞰方塔与照壁。

但对于当时许多人来说,冯纪忠的这些设计思路实在是太超前了。

所以,从方塔园开工到一期工程结束期间,上海政府收到了一封又一封针对冯纪忠的批判信。

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当时上海分管城建工作的两位副市长倪天增和钱学中亲自到施工现场视察。

图片
△方塔园夜景。

倪天增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钱学中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两人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都是当之无愧的内行。

结果,他们来到园内后,瞬间被北大门的精妙设计折服了。

冯老通过现代建筑力学设计,用最常见的柱子支撑起了大屋顶:一座宏伟的歇山顶大门,竟然是用最普通的工字钢、角铁、钢管做成的!

图片
△方塔园北大门。

两人读懂了冯纪忠的设计,到他家里慰问了一番,并且表示:“请您继续发挥您的才华,将您的构思完整实现出来!”

有了领导的肯定作为后盾,冯纪忠总算有了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但对于他的批评和控告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逐渐升级。

有人说,公园的北大门造型像道士的帽子,是腐朽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有人说,园中不准铺一点水泥地,是铺张浪费的资产阶级思想;有人说,园中的树木不进行人工造型,简直是缺乏纪律性……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对于那条堑道,一部分人认为太封建,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太现代,而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同时飞到了上海政府领导们的办公桌上。

图片
△方塔园内的方塔与围墙。

到了1983年,方塔园依然处于建设过程中,但建设经费几乎已经断绝,许多同行也不敢走近冯纪忠。

就在这时候,他再次接到任务:在园中设计一座茶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资金,这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这并没有难倒冯纪忠。

早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之初,冯纪忠就跟许多工匠用毛竹、茅草为同济大学的师生搭建过五个“草棚”。

其中四个“小草棚”分别可以容纳50人上课,另外一个“大草棚”能够容纳上千人就餐、开会、观看演出。

图片
△同济大学“大草棚”外景。

图片
△同济大学“大草棚”内景。

由于经手过这一组项目,冯纪忠决定再次选用毛竹、茅草,作为茶亭的建筑材料。

其他茶亭往往占地较小,但冯纪忠依据现代力学结构模型,设计建造了一座足足有510平方米的大茶亭,占地面积完全不次于远处的天妃宫。

然后,他又用砖块在茶亭周围建造了好几段弧墙,它们既相互独立,又可以被看作一个整体,兼具挡土、隔断、观赏多种功能。

竣工之后,冯纪忠借用唐代刘禹锡《陋室铭》里的经典结尾,为这座看起来略显简陋的茶亭亲笔题写了名字:何陋轩。

图片
△冯纪忠在何陋轩。

因为何陋轩三面环水,所以建筑地面被设计成了三块,呈旋转排布,由高低不同的台阶连接成相互独立又联系的空间。

而支撑何陋轩屋顶的毛竹柱子,无论是柱脚还是连接点,都进行了特殊处理,既可以防止毛竹受潮,又让这些部位隐藏在屋顶的阴影之中,让整座建筑看起来更加轻盈。

图片
图片
△俯瞰何陋轩。

图片

△注意看何陋轩内毛竹柱子的柱脚和连接点。


整体来看,这座竹构草盖的何陋轩,特别像中国宋元山水画里隐藏在水边的一个亭子。

何陋轩是方塔园设计建造过程中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方塔园的设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冯纪忠也因此赢得了无数国际声誉。

1986年下半年,冯纪忠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称号,他是第一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人。

图片
△现在的松江方塔园何陋轩,是松江当地公民最心爱的茶亭之一。

2008年12月27日,94岁高龄的冯纪忠坐在轮椅上领受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的时候,留下了这样一席简短的发言:

“我怎么理解公民建筑?应当讲,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公民建筑才是真正的建筑。其它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它就不是真正的建筑。这句话说得是否太绝对?不!在我工作当中,依照我的理念和我的坚持,自问我是在做公民建筑,凡不是公民建筑的东西,我都加以批评或不满意。

今天我获得这个奖觉得很惭愧,我在很多地方做得很不够,但是我一直遵从这个理念走下来的。我相信这样的理念,能够使得中国建筑走向世界顶尖的水平,谢谢大家。”

第二年,这位耿直的老人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

图片
△冯纪忠教授。

冯纪忠的一生是坎坷的,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许多设计理念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顺利落地。

但他主持设计松江方塔园的经历,如同一段在时代夹缝里险中求生的传奇。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获得全面表达自己设计理念的机会。他不但抓住了,而且做成了经典,同时为当代世界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于冯纪忠和方塔园之间的故事,这次就分享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园林先贤的成就和故事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0
分享
0条评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产品
服务
网站栏目
咨询反馈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园景人】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