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景人
首页
资讯
景观干货
招聘
景观案例
园匠杯
网址导航

我们的专业,还会有“王”吗?

行业不一定要有“专业之王”,但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孤勇者”。

图片


最近,由佘诗曼主演的TVB新剧《新闻女王》成为热门话题。整部剧集以新闻主播们的职场故事为核心,凭借快节奏、强剧情和鲜明的人物设定,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与此同时,该剧的专业职场戏、不恋爱脑的女性角色以及清醒的台词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TVB职场剧的讨论热潮。这部剧让许多观众找回了过去追TVB经典职场剧的感觉,不少观众感叹:“拍摄职场剧,还得是TVB!”


戏剧作为生活的艺术,总是能反映出生活中的问题,并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当一部职业剧取得了现象级的成功时,这说明它填补了当前社会中某种精神需求的空白。今天,让我们稍微take a break,一边追剧,一边思考《新闻女王》带给我们的启示。在追捧《新闻女王》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己身处的职场环境,深入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


图片图片


港剧在整个大陆全面流行于90年代中期,80、90后一代耳濡目染于那个时候盛产的职场剧,无论是无论是《壹号皇庭》里雄辩滔滔的律师们,还是《鉴证实录》里理智冷艳的女法医,《法证先锋》里双商超群,幽默又温暖的男主,《刑事侦缉档案》里为了真相和公义,无惧危险步步追凶的神勇干探,《妙手仁心》里冷清的为自己患病的女友开脑的医生男主……

图片

所有的这些职业剧里塑造的群像,
都是秉持着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去处事。

剧中矛盾,大部分都来源于工作本身的分歧。男女感情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线索,经济收入更不会成为主角们关注的重点——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戏剧始终是戏剧,真实的生活中,收入肯定还是一份工作最主要的核心——不过90年代的香港还是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作为一个世界级的金融中心,香港凭借在贸易上对外开放的优势,以及依托于回归前后中国大陆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是相对较高,各行各业的有专业人事的收入都很可观。虽然说也不是没有穷人,但能有一技之长的中产还算不需要为生活所迫而一卷在卷。在大部分的剧情之下,职场精英们都能找到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有自己的职业信仰,会废寝忘食,只为了处理好意见CASE,为工作付出远大于普通打工人的心力。


有一个经常出现又略显夸张的词"PROFESSIONAL"(专业),当剧中人物出现矛盾的时候,经常会说“你咁样好唔PROFESSIONAL咯!”  意思是“你这样做,很不专业!” 


“专业”是在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之下,极为重要的一个价值评判。我说你不专业,对不起你的工作,就是对你最负面的评价。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一个相信专业,可以为大众秉持公义,跨越阶层,践行理想的时代。


好吧,啰哩吧嗦一大堆,可能大家也猜到了——越怀念什么,就是越缺失什么,我们这个时代普遍缺少专业素养,更谈不上职业信仰。

当大家被《新闻女王》中女主的专业气质所打动,被各种在各种危机中,通过“专业”去挽回局面的情节,看到办公室里的人为了能往上晋升,甘于去做出各种极致的努力,看到女主会向团队发号司令,“今天把你们的本领都拿出来,我们要做好这条新闻给观众”——我们仿佛重新看到的是大家对专业的信仰。

大家会集体被这样的剧情所吸引,某种程度上其实是集体怀念那个专业至上的年代,怀念那个身在职场,因为“专业”能拥有的尊严和体面的年代,怀念那种职业精英们普遍对一份职业有执念和信仰的普世价值观。

图片图片

在《新闻女王》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高级打工人的MAN姐,对于大老板方太并不是绝对服从,在剧情发展中段,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在业内的人脉资源,还可以通过离职,对老板提要求,后期还有能力影响公司的人事管理部署走向。剧中,在利益博弈和权力争斗的游戏中,老板还能保有基本的底线,息事宁人,留有余地——只可惜这些大概率仅会发生在戏剧里。

现在距离地产行业滑铁卢式的下行,地产开发商展开裁员潮,其实也已经有差不多三年时间,期间很多我们熟悉且信任的行业巨头,都出现了信任危机,八卦新闻一波比一波热闹,不断刷新大家的认知。虽然说,我们的行业还是有不少保有专业素养且有专业能力的从业人员,还在我们的岗位上默默做事,但还是抵不过经济大环境给职场生态所带来的冲击。大家逐渐清醒,那些过去行业里,在职场上不停宣扬“看长远利益,要有大格局”,实际上无非就是上层为了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一套话术,在行业下滑的时候,过去高喊口号的既得利益者,也完全没有展现出他们过去高呼的“ 看长远利益,要有大格局”。

大家在《新闻女王》中,看到女主能凭借行业地位,随时利用手上的资源,即时敲打躺平的上司,挑战既得利益者的游戏规则,觉得爽快,是因为眼见在现实里,为了守住既得利益,上层既得利益者不断利用行政手段,不停内卷给生产层施加压力,继续榨取利益,甚至不惜杀鸡取卵,忘记底线。现实中的失落,在戏剧里稍微获得了释放和平衡。

在现实中,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企业决策层,为了利益最大化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不断压迫生产层,降薪裁员,而在设计院,更微妙的操作还包括把项目作品设计署名权收归总部。大部分的企业决策者必然会选择把权力向上收归,为了保住上层的经济收入,不断缩减生产层的生存资源。掌握更宏观和更前置的信息,自然就习惯于用过去自己成功的方式解决当下的问题,既得利益者在战略上不会有太大的突破。企业的局限,其实就是决策层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局限。

虽然大部分的中层技术人员在现阶段都还是有一定专业领域上的不可取代性,但这些过去埋头苦干的技术人员,在职场的利益分配游戏里都处于弱势地位,反而又都是“被优化的候选人”,不是被裁员优化,就是被降薪打压。同时,又因为地产开发商的要求,并没有因为行情差,设计费下降而下调,反而会因为售楼压力而越来越卷。所以即使是还有工开的甲方项目团队,能抢到项目的设计公司,除了要应对越来越严格的报建要求,还要日以继夜地为项目产品的竞争力去做多轮修改,工作量自然是有增无减。

而一堆上层的企业决策者和管理层,他们脱离一线已经太久了,每天都是沉浸在无休止的会议、扯皮、甩锅之中,精于做职场的八面玲珑,已经不跟进项目太久了。不少企业经过一轮轮优化,最终还是领导裁掉了员工,不干活的裁掉了干活的,滑头裁掉了老实人,最后留下了一批“练嘴”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专业的中层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总之,发生在戏剧里的剧情,就现阶段来看,大概率不会发生在现实里,起码不会发生在传统架构的大企业里。在跟既得利益者、企业决策者的的博弈游戏中,大部分的打工人都是处于绝对的弱势,没有悬念。能做到像MAN姐那样,用专业的行业地位捍卫自身利益的少之又少(最近的董宇辉可以算一个)。既然我们无法寄希望于别人内心能有底线,只能守住自己的底线。

图片图片

当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才开始流失,还没成熟起来的95后,还有刚步入职场的00后,是随时把PUA挂在嘴边的一代,他们已经不会像80、90这一代那么好糊弄。在信息流通如此发达的今天,年轻人早就吃透市场行情和打工的本质,他们非常清楚作为打工人在这样的行情之下,自己能走多远——与其浪费精力去迎合老板,追逐那个虚无缥缈的“大饼”,不如享受当下,适度投入工作,更多地去享受私人时间。在习惯了兢兢业业的前辈们,这就是所谓的“躺平文化”——对大部分人而言,工作也只是一份稳定的收入,并没有那么多宏图伟略和人生理想,更没有必要去背负老板所承担的压力和风险。

由于对未来缺乏信心,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追求短期利益的群体,通过非技术的手段获得更多收入——地产就是这样一个怪圈,无论是在怎样糟糕的环境,甚至是一些暴雷的地产企业,都存在各种制度上的漏洞,能让能来事的人反而更有办法圈到更多的灰色收入。在这样职场生态之下,再谈什么“职业精神”或“专业信仰”,就显得不那么合时宜。能兢兢业业地保住饭碗,正常作息,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而当我们能在一部戏里,看到主角们还会为了做一条新闻去不顾安危,为了争论什么是新闻价值,什么是新闻理念,而吵得脸红耳热(而不是合伙人为了争夺公司利益而大打出手),希望成为公司里更有话语权的人,会自觉背负起老板的格局,相信自己的改革能为公司带来更好的能效——这简直就仿如重燃了还相信专业的景观从业者对工作的热情,即使没有领导们不停内卷开会,还是有人愿意为自己的专业去奋斗和努力,不经意间治愈了相信专业的一众“老搬砖人”。

在现实中,领导的意志总是大于专业意见;被卷到不想卷的年轻一代,普遍“上位”的企图,视“上位”为“入坑”而不是一个机会;越是没有底线的人,往往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当“无效内卷+躺平文化”成职场主流,靠专业能抗打的人设,就仿佛一个能挽回信仰的偶像,显得特别有魅力。

图片图片

内娱频频出现流量明星人设崩塌的现象,甚至包括过去的一些优质偶像。与此同时,一些高调的头部地产企业家在暴雷后,为了个人和家族的利益最大化,利用金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全然不顾及老百姓的利益。一些享有行业美誉的前辈,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不惜做出各种失德的小动作。甚至那些我们曾经认为在求学时期意气风发、与世无争的大学学者老师们,也因为体制内的变革产生了利益冲突和矛盾,变得沮丧,甚至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抱怨。这一切让我们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过去所崇拜的偶像和前辈似乎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新闻女王》通过几段大起大落的剧情,塑造出来的专业人设在专业上非常抗打,人设立体而丰满,无论是在工作上抑或感情上的处理都非常理性。剧中饰演女主角MAN姐的佘诗曼在现实中,真实的年龄已经47岁,状外形态仍然非常好——追港剧的小伙伴都知道,TVB的很多艺人都会通过长期健身和控制饮食保持所谓的“像吃了防腐剂”(不老)的状态,这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异于常人的自律性。

而佘诗曼在戏里所饰演身经百战的新闻女主播,吐字清晰专业,让观众们对她作为新闻女主播的角色深信不疑,演技日益精湛。戏里戏外都很是专业十足,非常值得人去学习,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实力偶像,也是我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长期榜样。

小时候靠颜值成名的偶像明星,戏里戏外都成为值得我们学习榜样,带给人能量。

80、90乐于看到自己小时候熟悉的明星偶像,他们成名是始于自身的颜值先天优势条件,在一定的幸运加持加上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地位和名成利就之后,按照现在大家的标准,早早就可以躺平,然而,他们却毫不松懈,继续努力做好自己的专业,就仿佛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开始,主旋律仍然是一部励志的奋斗史。

颜值和实力兼备的老牌偶像明星,纵然早早就已经获得了让人羡慕的财富,还能自律的保持自身状态,不断向前,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和竞争力。和这些真正的实力派相比,曾经在地产景观行业里,取得过所谓“小成就”的我们,现在只是暂时受到了一点小小的挫折——面对行情下行而感到迷茫的我们,在专业上其实需要努力和突破的还有很多。

图片图片


其实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那些昔日享有“专业之王”或“明星设计师”盛名的大咖也需要经得起大众的审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还有行业“后浪”不断向过去的精英阶层和明星设计师提出的质疑,精英的力量无可避免地被逐渐削弱。在这个追求多元价值的时代,刻意地去塑造一个“专业之王”或者“明星设计师”始终难逃油腻之嫌,需要花费精力也更大。


图片
国内著名建筑师遭到学弟的质疑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文立场)

图片
2021年梦想改造家翻车 设计师的改造设计惨遭全网痛骂
(资料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文立场)

专业可能越来越不需要有独大的“专业之王”或“明星设计师”——毕竟,那些曾经的“设计大师”,在面对市场困局,大势所趋,最终还只能裁员降薪;明星设计师事务所,也并没有因为有光环加持,在裁员赔偿上有更体面的处理方式。在一个下行的市场下,每个个体都只能本能的趋利避害。


又到年底了,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是有不少新兴的设计公司能在地产低迷的时候找到自己发力的方向,做精品做垂类服务,自有一片天地;脚踏实地的设计师、项目管理人员,看着自己辛苦一年落地的项目,还是有满满的成就感;当然,还是会有不少企业裁员,始终还是在所难免,相信只要能及时调整心态,还是很快能充实方向。


职场里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MAN姐,不可能都成为大女主。而作为普通人,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发展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硬核技能,还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很喜欢《新闻女王》里的一个小配角陈芷瑶,也就是被马国明骂“找个男人嫁了算了吧”的那个职场菜鸟。开局就被踢出公司,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然而她在离开SNK电视台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往金融财经新闻方向发展,不需参与她驾驭不了的权力争斗,但收入倍增。


图片


很多年轻人,看清打工的本质,为了不让老板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享受当下生活”为理由,放任自己在职场躺平——反正眼下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机会,不然干脆躺平。这样的做法,其实对未来的自己是很不负责任的。职场上的工作,很多工作说白了谁干都是干,如果缺乏不可取代性,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长期在岗位上机械操作这些工作,逐渐就会成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老油条。即使此刻没有被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看似没有被老板“占便宜”,但浪费的也是自己宝贵的成长时间。未来哪怕市场环境好起来,机会来了,也没有能力把握住。

虽然职场“内卷”只会消耗自己,但不代表在专业上,就不需要精进自己的本领。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还想在业内深耕,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在自己的生产范围内形成个人IP化,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里不是要要鼓励每个人都去当网红,超级IP,而是作为设计师或者作为景观从业人员,都需要沉淀下来想一想,我们可以在工作中的哪一个方面,做一些不可替代性的努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垂类”,只有一个人不可取代的板块越多,每个板块护城河越多,才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我们未必人人都可以做MAN姐,但起码有希望成为陈芷瑶。

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日益发达,提供专业服务的个体平台对于客户的可达路径较之传统企业的路径显得简单直达得多,这也给有能力的专业设计师提供了另一种更快速便捷的创业通道,给有才能,特别是具备综合性创新性的设计人才予以更为公平竞争的机会。只要设计从业人员能敢于突破自身的认知局限,和过去的工作惯性,走出舒适区,真正去关心快速变化的市场趋势、用户痛点、主流产品缺口,结合过去的工作经验优势,以及自身的专长,为市场提供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设计服务,即使成不了“专业之王”,也可以把专业能力逐渐变现,重新积攒财富。

行业不一定要有“专业之王”,但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孤勇者”。

所谓的“孤勇者”,是不屑于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做无谓的内卷,勇于开辟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一条的路径。传统的企业模式在以一种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在悄然地瓦解,依靠快速复制模式而获得暴利的时代过去了,规则被打破又再重塑。而在这重塑的过程,又会迎来很多新的机遇。而相信专业的力量,不断精进专业的人,未必能成为“专业之王”——行业也并不需要那么多“专业之王”。但勇往直前,找到属于自己个人IP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孤勇者”相信会越来越多,将会为行业注入不容忽视的新力量。
0
分享
0条评论

推荐文章

园林景观人的双11,最值得花的一笔钱来啦~

山水比德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一场景观盛宴即将来袭 | 景观相对论 · 西安

我们的搞事宣言,TOP100地产商+国内外大咖+100材料商,就是这么赞!!


关于我们
产品
服务
网站栏目
咨询反馈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园景人】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