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景人
首页
资讯
景观干货
招聘
景观案例
园匠杯
网址导航

广州恩宁路城市更新 / 张唐景观

连通、识别、文化和交互

广州市

18,000平方米

广州万科

2018.11-2020.9

2021年初

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

存在摄影、席闻雷、张玫芳、赵桦、张明富

背景 | CONTEXT

项目概述


广州恩宁路改造是一个广州老城区里的高密度老旧街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像大多数中国城市的传统市中心区域一样,随着人口涌入,居住建筑无序扩张,基础设施极度缺乏或者不完善,生活环境变差,最终导致街区人口的大量流失,又进一步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


景观设计在整个项目中主要负责公共区域的改造和提升。通过“连通、识别、文化、和交互”几个层面的整体策略,为老旧街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可以保留原有社区的历史文化印记。设计师与当地公共政策制定者、开发者一起,将一个破败的街区逐步转变为一个公共、开放,具有活力的城市社区,成为类似城市中心改造的范例。


图片
项目范围及其周边的鸟瞰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恩宁路中段,道路以北,荔枝湾涌以南的区域。街区在1931年基本成型,以当时标准,路面可并行八顶大轿,一时风光无限,是那个时代的最美街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不断涌入,建筑的密度不断增加,北侧荔枝湾涌由于雨水污水的大量排入,导致河水发臭水质变差,建筑的老旧,违章搭建造成的交通不畅,生活环境逐步变差。继而年轻人口的流失,让社区持续老龄化,整个街区逐步变成了一个破旧的“贫民窟”。


图片
场地滨水现状


图片
恩宁路的百年历史演变


从2009年开始,公共政策开始逐步明确该街区的改造策略,包括保留原有街区风貌,适当清理和拓宽了主要街巷的道路宽度,以确保消防和人流疏散安全。

基础设施部分,贯彻“三线下地”的策略,重新整理和铺设管线。做到雨水与污水的分流,并确保不直接排入河流,污染河道。

建筑层面,详细评估现有建筑的结构状况,针对已坍塌、危房、结构稳定等不同的结构状态给出新建、结构加固、翻新等策略,并努力保持原有西关大屋建筑的特点。


景观层面,提倡为高密度居住环境因地制宜的提供多样化的公共空间,注重场地的通畅、停留的平衡,确保基础设施雨水排水的顺畅。改造中尽可能保留现场老树的存活,以及针对场地中原有的水利设施的参与性和停留性场地设计。


图片
场地设计策略


场地问题(挑战)


按照规划制定的mixed use策略,更新后的街区居住类建筑占比45%,增加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西关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创意办公、非遗文化传承、滨水文化餐饮配套、民宿。原住民的居住功能在景观改造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迫切需求:


1. 原始场地的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的问题,首先是雨水排水,由于之前的无序建造,排水系统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存在。广州又是南方多雨城市,导致一到雨季,街区内的巷道就会积水,大量积水倒灌至住户室内。在更新设计中,优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雨水问题。


2. 荔枝湾涌的水利问题,雨污同流导致荔枝湾涌水质变差,水利部门希望利用和南侧珠江联通,利用潮涌冲刷河道将污水冲刷至珠江河口处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工作,由于内外河道的水位差问题,在场地内有一个较大水闸设施。设施本身体量很大,加之是水利工程考虑到安全问题,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都是被栅栏层层包裹的“闲人免进”区域。极大的占用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场地。


3. 现场已有的大树保留问题,在如此高密度的街区内,有很多生长多年的大榕树,榕树主要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区域,其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根系的隆起将地面铺装破坏。想要现状大树的保留,需要想办法解决地面隆起的巨大根系与地下管道、地面铺装的关系问题。


图片
水闸广场改造设计策略

图片
“闲人免进”的水闸区域鸟瞰及现状


图片

图片
改造后的水闸广场增添了更多的交流和停留空间


图片
基础设施的改造


整体策略


设计师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达成原住民、街区以及城市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持街区的文化脉络的同时,让原本旧街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 强调连通

首先是空间上的连通,通过梳理道路系统,利用不同的材质区分道路系统,强调主次空间的区别,在道路的转换空间布置具有识别引导性的场地和节点设计。
其次是基础设施的连通,景观地面排水结合新建的地下综合管网的铺设,一起改善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

图片

图片
清晨的滨水步道


图片
午后热闹的滨水商业街


2. 增强识别性


强化原有场地的特点,结合文化和民俗等特点赋予新建场地的特殊质感和记忆点,在识别性的设计中,设计师更强调节点设计给原住民带来的使用价值,尽量扩展原来非常稀缺的公共停留空间,让场地和居民生活场景融为一体。

将大榕树膨胀的根系设计为层叠的休息座凳,成为一处非常受当地居民欢迎的树下乘凉的场所,人和树共同组成了这个区域的识别性和记忆点。另外对于水闸区域的设计,设计师在保留原有水利设施功能的同时,清理出来更多的安全区域让渡给给街区居民,让原本狭窄拥挤的街区拥有一些可供居民日常使用的室外空间。

图片

图片
榕树广场的改造前后


图片
树根、座凳和水台三者的结合关系


图片
图片
座位旁边的小水景成为了孩子和家人们的最爱

3. 强调文化与交互(mutual)


街区的更新过程带来的往往是场地的延续与变革同时进行,文化的沉淀如何成为场地获取历史和记忆的信息,为该街区形成识别性。


设计师在保留原有场地记忆信息的同时还希望原有经典符号能和新建景观元素结合,比如铸铁的排水篦子的花纹,是从场地的建筑玻璃窗花提炼的符号。原有充满历史的打磨和划痕的条石,在通过统筹和计划,重新安排在主道路中间区域,增强场地的历史感和识别性。


交互性的设计,一方面强调街区原有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可以在改造后得以保留和延续,另一方面强调新设计的场地、公共空间可以融入当地居民日常的生活使用。


图片

图片
人行道上隆起根系的树木被保留了下来


图片
排水盖的设计灵感来自当地窗户装饰的图案

后记


恩宁路二期从2018年开始设计,2019年开始施工,2020年区域开放,到现在已经三年有余,我们并没有第一时间的宣传和展示,主要因为有几个实际的问题需要观察和分析。


首先,作为广州第一个实验mixed use方式的改造项目,原住民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随着商业类型的注入,这种项目居住氛围的走向如何。时至今日,大家如果去到现场,就会深刻的感受到商业场景对于生活氛围的不断侵蚀进而充分融合。有些原住民会逐渐将居住空间腾出来,转换为商业店铺出租。有些选择留下继续生活。另外周边大量存在的居住区域,让本场地成为了一个分时段使用的典型空间。在清晨,周边和本区域的居民会在商铺没有开门的时候,进行晨练。午后和夜晚,自然是商业的灯红酒绿。


其次,商业景观空间对景观设计的诉求是什么,商业空间的氛围自然来源于商业店铺的入住和不断更新。三年的商业迭代,基本上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店铺类型,餐饮类,文化类商业为主体,结合市集等灵活商业体,让该片区的氛围非常的热闹。现在的市集,利用了狭窄空间中有限的景观场地,原本商业场地中的景观设计是唯一一个不显得硬质过大的景观设计,之前的景观小广场和旱喷广场现在基本上常年被市集摊位占据着。节假日和周末,所有的场地都是人满为患。


所以,通过后期的观察与追踪,我们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高密度的商业空间里,景观设计的重点,除了提供充足的室外场地供市集场地和人流交通空间,提供适度的林荫空间和公共休息的机会,还需要充分利用街角转换处,设置小的景观节点以丰富场景,精细化设计场地边角,提供更加多样、有效的空间利用方式。


图片

图片
滨水步道改造前后

图片

图片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遗留和不规则的空间


图片
窄巷里下沉空间和店铺的关系


图片
与台阶结合的小水景


图片
雾喷环的加工与落地测试


图片
材料细节


图片
雨后清晨晨练的当地居民


图片
近期回访,商业气氛浓厚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广州恩宁路城市更新 

业主:广州万科 

景观设计: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张东、唐子颖、赵桦、牛宇轩、徐敏、张玫芳、杜欣波、袁帅、周啸、王琪、楼思远、张文莉、姚瑜 

装置设计及施工:张唐艺术工作室 

设计团队:刘洪超、郑佳林、范炎杰、王虎 

项目地点:广州市 

设计时间:2018.11-2020.9 

建成时间:2020.10 

开放时间:2021年初 

面积:18,000平方米

摄影:存在摄影、席闻雷、张玫芳、赵桦、张明富

0条评论

关于我们
产品
服务
网站栏目
咨询反馈
close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园景人】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