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景人
首页
资讯
景观干货
招聘
景观案例
园匠杯
网址导航

兔年说说园林里的“兔”

兔园

图片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兔年已经来临,首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兔”飞猛进、大展鸿“兔”!

前一阵子,为了迎接癸卯兔年的到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13枚兔年金银纪念币。

有些细心的朋友惊喜地发现:

在面值10元扇形银币和面值50元长方形银币的图案上,都出现了中国园林里的漏窗!

图片

△面值10元扇形银币(左)和面值50元长方形银币(右)。


其实,这已经不是兔子第一次跟中国园林产生联系了。

兔子与中国人相伴已有几千年时间,早就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民间风俗、书法绘画、文学创作……

作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园林里面当然也少不了兔子的身影。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中国园林里面跟“兔”有关的10处地方。

图片

△北宋画家崔白《双喜图》。


第1处:西汉“兔园”。

如果要评选“跟兔子有关的中国园林,历史最悠久是哪一座”,那无疑是西汉初年的兔园。

它位于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其主人是汉景帝的弟弟、汉武帝的叔叔梁孝王刘武,所以也被称为“梁园”、“睢园”。

据文献记载,兔园方圆三百余里,是一座大型人工山水园,里面养了大量珍禽异兽(当然,也包括兔子)。

此外,园中有百灵山、雁池、鹤洲、凫渚……甚至还有一座园中园“修竹园”。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前半句指的就是这里。

图片

梁孝王平时喜欢招贤纳士,所以兔园之中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客,其中就包括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

在这里,司马相如写出了辞藻华丽的汉赋名篇《子虚赋》,同时也心怀远大抱负地感叹过“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

直到梁孝王去世几年之后,司马相如才得到汉武帝赏识,并且写出了更著名的《上林赋》。

而这座兔园,不仅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文坛佳话“梁园风雅”,更是凭借“梁园雪霁”成为汴京八景之一。

图片

△清朝画家袁江的《梁园飞雪图》,根据西汉文学家枚乘《梁王兔园赋》创作。


第2处:东汉“兔苑”。

东汉后期的洛阳兔苑,同样跟兔子有关,同样也可以被称为“梁园”,因为它的主人真的姓梁——外戚权臣“跋扈将军”梁冀。

有人猜测,梁冀建造兔苑可能是为了附庸风雅,效仿梁孝王刘武。但实际上,他完全是东施效颦,连皮毛都没学到。

比如说,他花了好几年时间修建完楼观众多的兔苑之后,并没有招贤纳士,而是要求全国各地为自己进献大量活兔子,然后把它们放养在兔苑里面。

图片

△博弈、蹴鞠、斗鸡、走狗,梁冀无一不精通。

更奇葩的是,他还下令在每一只兔子身上做好标记,禁止任何人私自捕杀兔子。

结果有一次,一位胡商误杀了园中的兔子,遭到梁冀治罪,最后搭上了多条人命。

后来,梁冀被汉桓帝满门抄斩。这一座奢侈豪华的兔苑跟其他家产一起被充公变卖后,经过计算,竟然相当于东汉朝廷半年的租税收入。

图片

第3处:“金蟾玉兔”瓦当。

既然说到汉朝园林,那么就不得不提汉朝建筑里的一种著名装饰物——瓦当。

从先秦到西汉初年,瓦当纹样多以动植物图案为主,比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四神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在中国古人眼中,月亮上的阴影非常像一只蟾蜍和一只兔子,于是大家想象月亮上生活着金蟾和玉兔。

图片

而圆圆的瓦当,正好可以跟圆圆的月亮联系起来。

于是人们在烧制瓦当时,就会在上面绘画金蟾和玉兔,含蓄委婉地表达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愿。

但汉武帝登基后大兴土木,瓦当图案明显不够用,大家只好用文字在瓦当上直抒胸臆:汉并天下、四夷尽服、延年益寿、永寿无疆……

就这样,图案瓦当迅速减少,“金蟾玉兔”瓦当现在更是变得十分珍贵。

图片

第4处:颐和园长廊“嫦娥奔月”彩画。

说到玉兔,大家自然就会想到著名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画之中,有一幅就是画的这个故事。

按照民间说法,月亮上的玉兔应该每天拿着捣药杵制造长生不老药才对。

但在很多关于嫦娥的艺术作品中,玉兔都是作为宠物被嫦娥姐姐亲切地抱在自己怀里的。

图片

在《西游记》中,玉兔不仅会捣药,而且会下凡捣蛋,在天竺国给唐僧师徒四人添过堵。

而《西游记》的故事内容,更是颐和园长廊彩画的常见题材: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通天河……

感兴趣的朋友以后参观颐和园时,可以留意一下有没有天竺国这段故事。

图片

△颐和园日历与原版彩画故事《三打白骨精》。

第5处:颐和园长廊“蓝桥捣药”彩画。

还有一个发生在唐朝时期的奇幻故事,里面也出现了玉兔。

这个故事出自唐传奇《裴航》:

书生裴航在蓝桥驿投宿时,遇到了少女云英和她祖母,于是向祖母提亲。

但祖母要求,他只有用玉杵臼把一粒玄霜灵丹捣一百天,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丹给自己服用,才会答应。

图片

于是,裴航日夜捣药不止,月宫里的玉兔被感动后每天来悄悄帮他捣药。最终,祖母答应了这门亲事。

后来,这个故事经过不断改编,出现了《裴航遇云英》《蓝桥记》《蓝桥玉杵记》话本和杂剧,变得家喻户晓。

所以,在颐和园长廊彩画里出现“蓝桥捣药”的故事,也就不奇怪了。


第6处:故宫博物院《御临黄筌花鸟卷》。

刚才提到的几幅绘画作品,都出自园林匠人之手。而现在要说的这一幅,是妥妥的“御笔”,它的创作者是明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

在这幅《御临黄筌花鸟卷》中,朱瞻基模仿五代画家黄筌的风格,工整精细地画了一组动植物,尽显皇家富贵之气。

其中最抢镜的,无疑是那几只白兔。

图片

在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的兔子绝大部分是灰褐色的野兔。

白兔因为罕见而被认为是祥瑞之兆,所以经常被进献给朝廷,并且常常成为画家笔下的主角。

明朝末年,西方的白色家兔传入中国并培育成功,白兔数量变得“兔”飞猛进。从此,官方渐渐不再把白兔视为祥瑞。

但中国人对白兔的喜爱,没有丝毫削减,直到今天还在传唱“小白兔,白又白”的儿歌。

图片

△明朝画家陶成《蟾宫月兔图》。

第7处: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射猎图》。

这一幅绘画,也跟皇帝有关,而且还是我们大家并不陌生的乾隆皇帝。

该画出自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其他宫廷画师之手,展现的是乾隆皇帝等人在南苑猎场捕射野兔的动感瞬间。

图片

南苑也叫南海子,位于北京城南一带,早在辽金元时期就已经被作为帝王猎囿。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光绪年间,先后有近20位皇帝到南海子来巡游、狩猎、阅武,累计约200次。仅康熙皇帝一人,就来过将近130次。

康乾盛世期间,南海子与紫禁城、三山五园共同构成了北京皇家文化的三大核心。“南囿秋风”更是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

图片

第8处:北京“兔儿山”。

明朝时期的皇帝,还有一处阅武的地方,那就是西安门内往南的兔儿山。

据文献推测,兔儿山可能是辽代的夏季行宫,里面的山石大部分来自北宋末年宋徽宗建造的艮岳。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在兔儿山南部建造燕王府,把兔儿山变成了自己家的后花园。

图片

△注意看地图左侧偏上方的红圈。

永乐、宣德时期,兔儿山是阅武场;嘉靖时期,这里是修道场。此外,每到重阳节时,皇帝还会带着家眷到兔儿山登高,吃迎霜兔,饮菊花酒。

但清朝建立之后,兔儿山逐渐荒废。到纪晓岚写《阅微草堂笔记》时,它已经只剩下几句简略的传闻。

就连它的名字,都在民国时期变为“图样山”,最终成为一条胡同的名字。

图片

△《朱瞻基行乐图》(局部)。

第9处:圆明园十二生肖“兔首”。

“万园之园”圆明园被毁之后,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流落世界各地。

2009年,兔首铜像和鼠首铜像出现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最终被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拍下。

但蔡铭超后来表示拒绝付款,导致流拍,结果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

图片

后来,法国皮诺家族买下兔首、鼠首,宣布无偿捐赠给中国。

2013年6月25日,两件文物安全运至北京,三天之后在捐赠仪式上揭幕,后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年,恰好是兔首铜像回归祖国10周年,因此中国国家博物馆围绕兔首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和文创产品设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一下。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


第10处:观赏植物“碧光环”。

如果说一种植物跟兔子有关,那么很有可能是名字里带“兔”,或者花瓣和叶片像兔子身上的某个部位,比如兔子花(仙客来)、红兔耳、兔尾草……

而碧光环这种多肉植物,尽管名字跟“兔”毫无关系,但它的外形怎么看怎么像一只绿色的小兔子,而且还很Q弹呢!

图片

更有趣的是,随着生长,这些小兔子的耳朵会变得越来越长。

在炎热的夏季,这些兔耳朵就会慢慢耷拉下来,最终枯萎。但到了秋天,只要浇足水,可爱的小兔子就会再次出现。是不是很神奇?

新的一年,如果你想在自己桌上养一盆可爱的“兔子”,可以试试这个哦。

图片

兔子由于繁殖能力强,所以有着“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

在中国园林中,有着美好寓意的图案常常出现在漏窗、铺地、彩画等多个地方。你如果有机会到园中游览,不妨留意观察一下,自己找找看。

关于园林里的“兔”,这次就分享到这里。你知道中国园林里还有哪些地方跟“兔”有关吗?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1
分享
0条评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产品
服务
网站栏目
咨询反馈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园景人】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