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景人
首页
资讯
景观干货
招聘
景观案例
园匠杯
网址导航

麦微景观甘炜炜:设计,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忘设计的初心

编者注 :园景人最新访谈专栏 《 我是设计师 》,走进设计师,聆听他们的心声!


未标题222-1


甘炜炜

麦微景观创始人、总经理、设计总监


甘炜炜形容自己外表随和,内心燥热,实际上,过去的选择和行为,无不体现他的不安分。

因为喜欢艺术,高中前往武汉学美术;因为想做设计,坚持报考了美院的研究生;毕业后辞掉了稳定的高校工作,义无反顾地前往意大利读博;回国后,他投身地产行业厮杀,积累经验口碑;2020年6月11日,他携麦微景观再次起航

对于甘炜炜来说,过去的人生他都在不断取舍,拿起和放下。而人生终是一场巨大的殊途同归,不论得到失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条一眼就望得到头的路显然不是他想要的

他的内心还有一团火苗,等待一阵风来

燃成燎原的熊熊火焰


到现在,甘炜炜依旧会回想起在意大利读博的那几年,那是一段和现在生活截然不同的日子。


最初萌生去意大利读博的念头,是在工作一年后。在武汉读完研究生,甘炜炜和曾是同学的妻子作为高端人才引进,入职绵阳师范学院。能成为大学老师,在许多人心中意味着稳定又有面儿,但甘炜炜却始终觉得差了点什么。


当时刚毕业,自己也不太成熟。我能教给学生的只有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给不了什么深刻的人生建议。我当时所想的,也是怎么把课上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


任职期间,甘炜炜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都有,教授课程也涵盖设计、理论和手绘。


图片

▲绵阳师范学院 素描课上


那是一段非常开心的时光。绵阳离成都不远,甘炜炜常和妻子一同前往成都。周末和节假日,他们逛遍了当地大小艺术馆,看遍了小众艺术展览。2011年首届成都双年展给甘炜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他心中刻下了艺术成都的烙印。


受长辈熏陶,甘炜炜从小就喜欢艺术,有些东西是流淌在血脉中的。七八岁时,甘炜炜开始跟着本地有名的书法大家学习书法,也获得许多奖项。高中时,他想学美术,却遭到家人反对。一方面,他的文化课并不差,参加美术高考可惜了;另一方面,家人更希望他好好读书,大学毕业后能够回到家乡进国企,一辈子安安稳稳。


面对家人的反对和不理解,甘炜炜依旧坚持。高二那年,他为了学美术,从湖北老家前往武汉,在武汉待了十多年。


研究生毕业后,甘炜炜没能像家人期望的那样,回到故乡入职政府部门。但在家人看来,大学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


工作第一年,生活看似渐渐定锚在一处,甘炜炜面临选择。他清楚地意识到,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条学术之路,未来的日子会和过去的365天一样,备课、教书、批改作业这条一眼就望得到头的路显然不是他想要的。他的内心还有一团火苗,等待一阵风来,燃成燎原的熊熊火焰。于是,在第一年的暑假,他和妻子商量着递出了博士申请书。


以甘炜炜的条件,申请国外的博士生不难,但奖学金的竞争比想象中激烈得多。最终,甘炜炜和妻子先后申请到了附带奖学金的博士名额。我以第一名的成绩申请到了意大利本国的奖学金,这对一个外国人来说不容易。我夫人则申请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发的奖学金,拿到了米兰理工,古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offer。甘炜炜回忆说。


他辞去高校教师一职,告别稳定,坚定拥抱未知的未来。


这是一段不错的经历

得奖与否只是结果

重要的是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甘炜炜的学校位于西西里岛。这一座常在电影与文学作品中被反复描画的岛屿,在甘炜炜心中,代表着美丽与神秘。初来西西里,你会觉得它非常美丽。但真正住下来,感受到当地混杂着意大利、古希腊、地中海,以及罗马时期的文化与传统,会让你觉得这里非常的神秘。甘炜炜解释说。


图片

▲意大利博士课程期间,和同学们


但美景与美食只是外在,甘炜炜逐渐意识到自己选择去一个说着完全陌生语言的国家读博士,实质上是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艰难路。博士期间,他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学术压力,除了毕业论文外,还要发6篇有含金量的文章。而在撰写论文时,还需同时参考意大利语和英语两门外语编写的文献。基本上每天都是凌晨一、两点才能上床,但也经常睡不着,脑子里还想着论文。


除此之外,如何在异国生活,融入当地氛围也是不小的挑战。甘炜炜和妻子分处两个不同的城市,平时顾及学业,并不能经常见面,更不用说互相照应。


对于甘炜炜来说,去意大利的头一年更近似一种单打独斗的状态,他把80%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学专业、学语言、学着如何在陌生的国度生活下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完成了6篇学术文章的发表任务,还提前完成了毕业论文。同时,他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论坛,并有幸做了几次主题演讲。


图片

▲意大利卡塔尼亚 学术会议做主题发言


因为还想做设计,甘炜炜利用空余时间,在网上联系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参加国际竞赛。我们最好的成绩是入围奖。不能见面,沟通成本很大。但也是不错的经历。得奖与否只是结果,重要的是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


博二那年,甘炜炜的孩子出生。妻子因为怀孕申请了一年的课程延期,生育后休息不久,便要投入到最后一年的毕业论文中。孩子太小,当时的经济条件也请不起保姆。博二结束,甘炜炜向学校申请课程延期,飞去妻子所在的城市。因为我论文在结尾阶段,妻子身体还在恢复,孩子又很小需要人照顾,这是我必须要承担的。甘炜炜说。


他一面照顾妻子和孩子,一面在米兰当地的建筑事务所找了一份工作。事务所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除午休一小时外,早上10点和下午3点都是咖啡时间,氛围自由轻松。


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们只做了两个项目,都是建筑和室内的改造,其实不复杂。但是方案做完后,要去市政厅申报。而申报的时间又非常长,等待申报的那段时间,你基本上就是空闲的,在公司喝咖啡、和同事聊天。就这样的工作强度,然后待遇还不错。


工作强度平和,甘炜炜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上。妻子准备博士毕业论文,他几乎承担了所有家务活和照顾孩子的任务。虽然比较辛苦,但一家人的联结却非常紧密。我们有空也会去看各种画展和艺术展览,那时对物质没什么要求,经济不宽裕,精神上却是十分富足的。甘炜炜回忆说。


图片

▲在意大利布雷拉美院


2016年,妻子顺利毕业,甘炜炜再次面临选择,是跟着妻子孩子一起回国、还是留下来继续完成学业?彼时,他已完成了毕业论文,但离毕业答辩还有一年的时间。


最终,他选择和妻儿一同回国,在成都定居下来。


抛开家庭因素,就个人内心,还是有一些小小遗憾,会觉得出去折腾了这些年,博士还没有读完,有些不甘心。但回来之后,又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博士更多的是一个名号,我不是形式主义的人,比起结果更在乎这个过程。这个名号对我来说,好像没有那么重要。


最高纪录曾经三天跑了四个城市

很辛苦

但是成长非常快


2017年,甘炜炜正式投身于中国地产设计的浪潮之中。经过前两年的寒冬,恰逢地产行业逐渐复苏。七年前,他硕士毕业,从湖北来到四川;七年后,他在欧洲打了个转,又回到四川。看似回到原点,但许多东西已经改变。有很多过去的点,都在当下被连成了线,一些看似没有结果的事情,却变成了成就当下的关键。


大学时,我自学了很多地产类的知识,包括方案、施工图,还有类似标准化、成本可控的内容。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内容会在未来派上用场。但2017年,我踏入地产行业,其实并不能算是非常资深的设计师,但伴随着工作,我才发现这些内容原来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等着有一天为我所用。


图片

▲工作日常


2017年是甘炜炜大量产出作品的一年。他完成了8个示范区设计,和多个大区设计,也第一次深刻体会了自己的作品从设计到落地建成带来的成就感。


我花了三个月去适应国内的设计节奏。那一年工作占据了我90%的生活,也很感谢妻子的支持和体谅,我几乎没有管家里的任何事情。所有时间都花在做设计、加班和出差上,最高纪录曾经三天跑了四个城市,很辛苦,但是成长非常快。回忆起那段时光,甘炜炜由衷感慨。


回国后,他有机会深度参与旭辉、龙湖、东原地产等头部房企的特色项目,并由此收获颇丰。


图片

▲在项目现场


渐渐积累起人脉和口碑,甘炜炜本可在原有的平台大展拳脚,但他却产生了其他的思考。当时我牵头在做的项目很多,但是能够真正全身心参与的只有五、六个。大家找到我,是希望我能够亲自参与、亲自把控。但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我就很不喜欢这种好像挂了我的名字,但实际上我没有做的感觉,心里很有负担。


2020年6月11日,麦微景观正式成立。甘炜炜强调,之前回国时就注册了公司,但真正运行是2020年6月。我们其实才刚刚开始,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未来,麦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刻,他不再以一个设计师的身份去考察分析

更多的是一个宜人空间的使用者

在一方小天地里感受美好,走走停停


在许多人眼中,麦微的成长之路可谓是一帆风顺。成立的同年9月份,即有项目落地。后期又陆续推出新的项目,和香港置地建立合作,并逐步打开市场。


其实最开始,我们只是一个6人的小团队。有幸参与香港置地的投标,中标后,逐渐与置地有了后续的合作。鹿山府和嘉景湾项目先后落地,有了一些正面的反馈,我们慢慢有了更多的项目。


图片

▲麦微创立初期 workshop头脑风暴


现阶段,麦微景观已扩充至40多名员工,接近甘炜炜心中较为理想的状态。我们成立的时间不长,发展也较为稳健。很多人说现在行情不好,我们在这个阶段反而有更多的时间修内功,提升设计想法和标准。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至少尽最大的努力,将项目落地。


2010年前后,地产行业进入高周转时期,也催生了一批模块化的生产方式。设计师变得像流水线上的工人,成为了大生产背景下的螺丝钉。对此,甘炜炜表示,全流程设计师,是对麦微员工的基本要求。


我的合伙人金总是施工图出身,对于方案会有许多优化意见;另外一个合伙人沈总虽然负责商务,但也有着多年的设计经验,洽谈与对接项目时也会带着设计的思维考量与取舍;我们的土建负责人、施工图负责人不仅要懂自己的专业,还要懂结构、水电、植物等等。包括我们的设计师出完平面后,是要自己用SU把白模推出来,再根据空间形体去反推方案;施工图设计师也必须掌握SU来反提方案,以保证我们的方案是经过多方面不同视角的反复推敲。


图片

▲麦微合伙人 沈习创(左一) 金亮亮(右一)


欧洲留学的经历带给甘炜炜不同的视角,他将此运用至日常的工作中,形成了麦微独有的方法论。类似于做学术时的推导,我们在方案初期,也会根据场地特色和业主要求,抛出核心问题,然后围绕这个主要问题去做分析、制定策略,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思维模式建立了方案的立足点,也能清晰地解决现状问题。


例如鹿山府项目,最大的问题是场地较小,只有四千平,并且从入口进去时先抵达后场。如何将空间做大,并解决流线问题成了项目的核心。


我们用了传统园林中的一些手法,设计了一些巧妙的路径,并做了一个半包裹状的片墙,片墙上留下气孔。这样人走进来,会觉得这个空间是大的,有一定的私密感,但又不会觉得封闭,能感受到空间的层次。


图片

▲重庆荣盛鹿山府(摄影:三棱镜建筑景观摄影 卢俊江工作室)


鹿山府项目落地几周后,嘉景湾项目紧随其后。这一被称为是打破了以往传统洋房的套路的项目为麦微赢来了不少口碑。缺少公共的景观空间一直是洋房设计的难点。以往市面上的洋房更像是安装方正的模块,布下房子,连通道路。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消灭道路。最后,道路变成了广场,但走进来却又觉得哪里都是路,哪里都连通,但处处都是景,处处可停留。


图片

▲重庆香港置地招商蛇口嘉景湾大区(摄影:三棱镜建筑景观摄影)


哪怕业内人士对于麦微的作品赞誉有加,甘炜炜却一再强调我们还处于初期,就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面对许多成立多年的竞争对手,麦微的年幼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不断成长和找寻适合自己的道路,也规避了陷入制式化设计思维的可能。


我们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风格,更多的是从空间上去考虑,每个项目都有它自身的个性。我们还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向。甘炜炜解释说。


现阶段,麦微计划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如何不断突破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公司内部编撰设计指导手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和之前埋头做设计不同,大量的出差和事务性工作,以及公司的管理运营分走了甘炜炜不少的精力。但即便再忙,他依旧提醒自己不忘设计的初心。


图片

▲麦微日常工作项目交流


在采访的前一天,甘炜炜去重庆出差,顺道回嘉景湾走走。经过一年多的沉淀,嘉景湾的景色更显绿意盎然,初期栽种下的植物郁郁葱葱地生长,让空间显得越发闲适、安宁。


甘炜炜在树下坐了半个小时,抽完两支烟,觉得放松。此刻,他不再以一个设计师的身份去考察、分析,而更多的是一个宜人空间的使用者。在一方小天地里,感受美好,走走停停。

3
分享
0条评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产品
服务
网站栏目
咨询反馈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园景人】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close